1A1:主动沉浸
如在阶段 0 所述,主动沉浸毫无疑问是学习目标语言最重要活动。
在主动沉浸的过程中,你会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在你正在观看、收听或阅读的内容上。这种高度集中会向大脑发出信号,告诉你的大脑它应该开始注意目标语言了。
在下一个阶段(阶段 2),你将在没有母语翻译的情况下观看目标语言内容。这可能是一个挑战,原因有二:
-
你现在可能只习惯看母语内容。
-
观看目标语言内容需要你接受你的不理解。
调整你日常接触内容的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吃喝拉撒还是消遣娱乐,大都离不开母语内容。这是因为我们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已经成了习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或者不适应接触他们不理解的内容,尤其是其他语言的内容。
沉浸学习就是让你开始尝试接触那些你一开始可能不理解或不习惯的内容。
让大脑真正搞懂目标语言,需要花费数百小时的时间去观看、收听和阅读。你在目标语言中沉浸得越久,进步就越快。因此,你需要削减接触母语内容的时间,给目标语言内容腾出空间。
首先设个小目标,每天至少花半小时主动沉浸在你的目标语言中。
在这个阶段,你应该探索目标语言中可看的视频内容。涉猎不同类型的媒体:卡通、动漫、连续剧、话剧、电影等,到处逛逛看,尝试不同的题材,熟悉那些常见的套路。如果碰上了合眼缘的导演、编剧或者演员,那就多关注他们的作品。
敢于尝试一些在你母语里从没碰过的内容。多了解一下这个文化,说不定能找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好东西。
当你发现你真正喜欢的东西时,记得做个标记,在阶段 2,你就可以从这个清单里的沉浸内容直接学起了。
一些启动小窍门:
-
新开个 YouTube 账号,充分利用上 YouTube 的推荐算法。
-
看带有母语字幕的视频,让自己在养成这个新习惯的同时,享受沉浸的乐趣。
接受模糊感
如果你还没有读过《容忍模糊感》,先别往下读,看完那篇再回来。
语言学习中最难的部分之一,就是不理解你的目标语言,这会让你觉得自己很笨,情绪低落,甚至焦躁不安。但别因此气馁。这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自然过程。
这种负面情绪会妨碍你学习新语言。这一现象有个学名,叫做情感过滤假说[1]。你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这样才能愉快地沉浸在新语言中。
这个阶段是无法跳过的。处理这种模糊感是语言习得过程中必经之路,但你别担心。时刻提醒自己这只是暂时的,你终将走出这个阶段。
在阶段 1 结束时,你将训练有素,能够轻松应对不理解了。
如何接受模糊感
一开始,用母语字幕没啥不可以,这样至少不会让你气馁。尽管母语字母并不能直接帮助你学习语言,但它能帮你养成观看目标语言内容的习惯,同时也能积累下一些以后可以重看的内容。一旦你适应了这个阶段(1A)里规定的日常习惯,就应该逐渐放弃母语字幕。
一旦你去掉了母语字幕,就会更难跟上你所看节目的情节,因此,你需要学会容忍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的模糊感。以下几点建议或许能帮你适应这种模糊感:
限制使用母语字幕
有个插件叫 Language Learning with Netflix,可以遮罩母语字幕,这样一来,除非你真的需要,否则你就无法看到翻译。
试着控制看字幕的次数。比方说,在看一个 30 分钟的电视剧时,你最多只看十行字幕。然后你逐步减少这个数字,直到能看完一整集也不用去瞄一眼字幕。
重温老剧
大家总有那么几部喜欢到能背出台词的剧,比如《口袋妖怪》,Netflix 上有多种语言版本。试着用目标语言去看,因为剧情你已经了如指掌,就算听不懂,你也能维持对剧情的兴趣。这样,你就能集中精力去理解语言,而不是去揣摩剧情了。
看简单点的节目
儿童节目和情景喜剧通常有丰富的视觉元素,方便你理解。即便你听不懂对话,也能跟得上剧情。
这也可以是一个观看具有文化意义节目的机会,这些节目常常会在其他媒体和日常生活中被提到。简单搜一下,就能找到和你年龄相仿的母语者以前常看的节目。
一句忠告:如果你对儿童节目没兴趣,就别勉强自己。乐子比理解更重要。
把它变成游戏
为了在面对费解的内容时保持兴趣,你可以自己创造一些小游戏:
- 专注于发音。
试着把注意力放在语言的声音上,而不是放在意思上。在阶段 1B1:语音中,你将了解到目标语言中会存在一些你大脑还听不懂的发音,试着去听这些声音。
- 仔细听这些词。
试着判断一个单词在哪里结束,下一个单词从哪里开始。
在头脑中记下两个词混在一起时听起来是什么样子。
- 寻找认识的单词。
当你学习词汇时,在你的沉浸中找出这些词。
看看你能认出多少个熟悉的单词。